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2日发表题为《为什么东南亚急需中美缓和关系?》的文章,作者是菲律宾理工大学教授理查德·海达里安。全文摘编如下: 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举行的会晤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东南亚国家一直对中美之间不受约束的对抗所导致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深感忧虑。 中美关系缓和也让东南亚国家松了一口气。因为对它们来说,近年来不断恶化的中美关系在三个层面构成了生存挑战。 ![]() 首先,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转向对抗性令许多东南亚国家感到不安。 在最近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中,华盛顿表示它将致力于与中国展开长期战略竞争。其国家安全战略几乎是在指责中国在“印太地区”谋求霸权,国防战略则把中国描绘成美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了东南亚国家对其后院发生武装冲突的担忧。 除此之外,美国一直在通过“综合威慑”战略对抗中国不断扩大的海军足迹,尤其是在南中国海。美方的上述战略旨在将地区防御盟友拉到北京的对立面。在这种令人不安的背景下,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警告称,中美两国可能会“梦游般地陷入冲突”。 东南亚国家也在努力应对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不断加剧的科技战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上个月,拜登政府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实施了制裁。半导体产业对中国的尖端产业和长期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中国是许多邻近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者,东南亚国家对地区供应链和创新网络受到扰乱深感忧虑。新加坡外长维文最近在一次激情澎湃的讲话中强调了技术脱钩的有害影响。 他没有直接提到美国的制裁,但对日益升级的威胁发出警告,说必须“保持科学开放,公平分享和获取知识产权,建立一个能彼此竞争的系统,比的是谁最具创新性、可靠和值得信赖,而不是谁选择靠拢哪一个阵营”。他明确表示,任何“有自尊的亚洲国家都不希望陷入困境或成为别人的附庸,或者更糟糕的是,成为代理人战争的战场”,包括在科技和投资领域。 最后,东南亚国家之所以欢迎中美关系缓和,恰恰是因为它们认识到中美有必要通过合作来应对该地区面临的一系列棘手挑战。面对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一些东南亚国家都非常脆弱。 就经济发展倡议而言,东南亚国家更希望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携手合作,而不是展开零和竞争,尤其是考虑到该地区基础设施开支的巨大缺口。 简而言之,东南亚国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21世纪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息息相关。 来源:参考消息 |